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故事】法医蒋佳林的一天

2018-03-22 10:30:25   来源:云南日报

  在人们的想象中,法医穿梭于各类案发现场,目睹恐怖血腥的场面,接触高度腐败的尸体,生活和职业充满神秘感。日前,记者以“今天我当班”活动体验者的身份,零距离接触保山市公安局法医蒋佳林,感受他的一天。

  上午8时,记者走进保山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一天的“编外法医”从这里开始了。

  略显冰冷的DNA实验室,各种大大小小的精密仪器有序摆放着。蒋佳林介绍:“实验室始建于2008年,已达到国家三级DNA实验室标准,拥有价值400多万元的高精尖设备200多件。别看实验室小,保山所有县区和园区的刑事案件生物检材都要送到这里。哪怕只是针尖大的血迹,都藏着定罪论案的依据。”

  从事法医工作25年的蒋佳林是保山刑事科学技术室创始人和领军人,由他独创的微量DNA提取术和去年刚刚攻克的混合精斑提取术、疑难检材提取术,均处于全省一流、全国领先水平。

  蒋佳林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熟练地脱下警服,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手套,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跟随蒋佳林来到物证提取室,他用剪刀轻轻剪开两个物证袋,小心翼翼地将一枚烟头和一支带血迹的棉签取出。“这是遗留在案发现场的血迹和一枚烟头,我要从中提取DNA。”

  蒋佳林把血迹和烟头轻轻放在准备好的白纸上,剪切、装瓶、加试剂、加热……整个过程中,蒋佳林都十分专注。

  从提取室到扩增室,从检测室到分析室,蒋佳林来回奔走忙碌着,一个流程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而他经常一进技术室就是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地工作。

  14时30分,看着电脑上的英文数据,蒋佳林信心满满地说:“已经成功提取到了DNA数据,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很大帮助。”

  “一枚烟头就可以提取DNA数据?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记者们惊讶地说。

  “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用传统的试剂方法检验,若产物量不足,很难提取到DNA数据。”蒋佳林说。

  2009年,蒋佳林经过艰辛的探索研究,终于攻破微量DNA提取技术这道难关,这一方法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蒋佳林提取法”。它对产物量的要求仅为0.5至1微升,比行业标准缩小了50至200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通过DNA实验室微量提取术参与破案4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5人。

  就在等待结果的时候,一位老人来到了实验室外,老人动情地对蒋佳林说:“我盼这一天盼了10年了,感谢公安机关!”

  10年前,老人的儿子在自家的皮卡车上发现了一名弃婴,并将其收养,可是一直落不了户口,老人为孙女的落户的事一直奔波。在当地派出所帮助下,委托保山市公安局对孩子进行DNA鉴定。

  蒋佳林介绍:“通过对孩子的DNA信息比对,孩子不属于走失、拐卖儿童,有了鉴定书,孩子就能落户了。”老人双手接过鉴定书,口中一直说着谢谢,临走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一天的体验就要结束了,临走时,蒋佳林自信地说:“我们的设备比起发达地区还很落后,但要用技术胜人一筹,敢于挑战,要有亮剑精神。”

  “剑不如人,但剑法要高人一筹,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和信念,蒋佳林锁定了一个个犯罪嫌疑人,为棘手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有力依据,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

  云南日报记者 贾云巍 通讯员 王培雷 文/图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