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故事】由编辞典发明“郑码”汉字录入法

2018-03-02 10:54:39   来源:云南日报

郑易里与女儿郑珑

  中国的汉字进入计算机系统,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这也是汉语现代化的一个瓶颈。简单来说,要利用现代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来处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首先要解决把平面文字进行线性传输,美国人感叹,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可是这一难题,却被一位中国人解决了,他就是郑易里——郑码的发明者。

  郑易里(1906—2002),原名郑雨笙,云南玉溪人。早年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编译和出版工作,1929年,编书中的郑易里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经过思考和研究,他提出了中国文字的六笔画(点、横、竖、斜、弯、纽)组成说,这在当时就引起了行业的重视。1950年,他在其编辑出版的《英华大辞典》的中文索引中,正式采用了“六笔查字法”,通俗一点说,就是用数字1~6作为汉字6种基本笔画的代码的一种简易查字法,这种创新解决了以前查字典难的问题,为汉字人工检索闯出了一条新路。

  此后,郑易里以越来越多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研究中。上世纪60年代,他成功地为邮电科学院设计了“四码汉字”,并撰写了《汉字四拼字码和打字》一文,彻底改革了中文汉字电报技术,只可惜这项技术因“文革”而被迫中断了,他也被下放安排到农村从事田间劳动。

  郑易里并没有放弃他追求的理想,他经常辗转难眠。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向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革委会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应该尽快恢复中文处理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把中国落后的编译工作及时与当代高速机具的创制与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可是,这封信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郑易里并没有气馁,他一直默默关注着汉字计算机应用化进程。

  70年代初,事情出现了转机。国家科技项目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组织了攻克计算机中文处理的“748”工程,之前一直被下放劳动学习的郑易里被点名参加这项信息领域的国家战略。在经过研究后,郑易里提出了“笔画——字根——整字——词语”的序列。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按字型特征编码的完整体系。这个理论提出后,郑易里被任命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专职从事计算机中文处理研究。

  郑易里认为,研究电脑编码输入技术却不懂电脑是无法深入探索的。于是,已年近70岁的他,又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那时,中国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电脑还属于新兴的玩意,市面上的电脑书籍特别少,只能查阅国外原版外文的资料,不仅如此,他还要进行反复枯燥的学习并最终将电脑应用到编码输入技术试验中去。郑易里没有退缩,他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短时间内攻克了“汉字字型信息26键输入编码”研究课题,撰写出了《从人查字到机器查字》的论文。这篇论文成为整个之后中文输入的理论基础,乃至后来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字字型编码,都源于郑易里的这一“字根说”。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表现郑易里爱国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次,王永民前来求教郑易里编码问题,有人劝郑易里说这个不能传授,因为这些东西如果拿到国外申请专利,专利费用会有很大一笔钱。但郑易里却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的编码方案,并在王永民的邀请下多次到河南省南阳市向王永民传授、辅导汉字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后来王永民正是在学习郑易里的编码方案基础上,创立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王码),可以这么说,没有郑易里就不会有“王码”的诞生。

  在这之后。郑易里主持了 “中农9号汉字26键拆根输入码方案”、“中农10号汉字字型信息输入码方案”、“ZN54电脑汉字26键拆根输入码方案”和“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的多次研究修改,除了不断完善和提高了计算机中文处理技术,他还在思考能不能创造一种简单的汉字笔画拼写呢?就这样,“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最终被他发明了出来并通过了国家鉴定。它操作简便,可以盲打,使电脑能够潇洒地用汉字进行一切智力开发。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该方案拆字理论严谨,取码规则简明,并且一贯到底,字根排列规律性强,具有易学、易记、易用和输入速度快等优点,在国内外同类编码方案中具有领先水平。

  这个成果为电子计算机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个畅通的渠道。在这一时期,他除了圆满完成了“中国农业科学叙词表”12万条的建库录入工作以及“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600余万字的中文输入,还在1987年离休以后和女儿郑珑继续进行了“字根通用码”的研究。他觉得所有的编码都还需要以更科学、更完善的标准加以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努力,“郑码”被研发出来了——这是我国第一款通过了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和中国专利技术转让公司的技术鉴定的技术。它诞生后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当年的第三次海峡两岸汉字输入比赛中,使用“郑码”的内地选手一举夺得简体字和繁体字两项冠军,惊动了世界。韩国要独立将5000万汉字的《大藏经》制成光盘时为输入法犯难,最后在选用郑码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录入,极大地提高了郑码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郑易里研究和创制的“含金量”极高的计算机“郑码”输入法,惠及了无数人,是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新的闪光点!

  作者:郑千山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