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年|缅甸西瓜“甜”了中国年
“虽然今年西瓜价格受到些影响,但这两天每天还是会有7000吨左右的水果从瑞丽进口,其中绝大部分是西瓜,早上10点到下午4点是高峰。”2月13日早11点左右,随着一天中西瓜进口高峰时段来到,瑞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畹町办事处监管科负责人何海桥又忙碌起来。
近年来,缅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不少国内水果贸易生产商入缅种植西瓜并由瑞丽进口返销,尤其冬季反季西瓜更是走俏市场。据统计,2017年,瑞丽口岸进口水果总量突破75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西瓜约65万吨。由于季节特点,缅甸西瓜也成为很多消费者过年吃水果的一种选择。何海桥介绍,春节前,各地消费需求增长,瓜商们会集中到瑞丽进行采购。过年期间,除了除夕、正月初一,西瓜交易每天都热热闹闹。这些缅甸西瓜会运到全国各地,给中国人的年饭餐桌增添喜庆的红色和甜蜜的祝福。
其实,几年前,缅甸西瓜进口规模还比较小,企业盈利不大,口岸监管也有困难。而检验检疫部门自2013年开始建设的进境水果国检监管模式对这种情况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检验检疫部门首先对“走出去”到缅甸进行水果种植的企业开展种植培训,依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瑞丽分公司,开展境外水果病虫害调查和水源、土壤理化指标监测,加强病虫害和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瑞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与商务、农业等部门及缅甸方面就西瓜种植进行交流合作。检验检疫部门指导在西瓜交易集散地——畹町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信息交易中心建立了进境水果国检监管区,水果运输车辆在口岸只需进行整车自动消毒就可快速放行,在国检监管区内集中检验检疫。
该水果国检监管区已建成面积占地400余亩,年吞吐能力200万吨。“这里是查验区,这里是电子过磅区,这是熏蒸室,这里是装货区。”记者近日到该监管区采访时,瑞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畹町办事处监管科工作人员黄龙杰一一向记者介绍。在检验检疫办公楼内,设有监控室,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监控摄像头所记录的场地内各部分情况,同时大楼内设有快检实验室。
前伸、后延、集中的检验检疫模式使水果查验放行时间由原来的1至2天缩短至2至3小时。“从这里分装后,有的运到昆明,快的话半天就可以到,还有大部分销往其他省市,包括我自己的老家河南现在也能见到很多缅甸西瓜。”在监管区货场,停着挂有黑、豫、冀、渝、川等各地牌照的卡车。黄龙杰说,目前全国约80%的反季西瓜都是自瑞丽入境的缅甸西瓜,有的西瓜甚至销往俄罗斯。
“你还可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黄龙杰说着拿起了一个西瓜。记者扫描了西瓜上粘贴的二维码标签,弹出的页面显示,这个西瓜属于“甜王西瓜”,其种植、采收情况均能进一步查询。在“产品认证”一栏可以看到,它获得了中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据介绍,去年4月,瑞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瑞丽分公司对位于缅甸的约6000亩西瓜基地进行了GAP认证,使得缅甸西瓜种植有了更加安全绿色的标准。通过GAP认证的西瓜,其溯源信息浓缩在一枚二维码内,既方便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监管查询,也便于贸易商和消费者了解产品情况。现在每天都有一到两卡车这样的西瓜从瑞丽进口。
记者在水果国检监管区采访时,宁夏银川天平果业负责人高天平正忙着招呼工人装车。高天平在瑞丽进水果已经6年,现在平均3天来进一卡车的西瓜,缅甸西瓜他一般从冬天开始采购,一直会到来年的3、4月份。他说,建立进口水果国检监管区之前,从西瓜入境到拉到银川要十来天,现在,只需要7天就能到。“多一天西瓜的价格就会差2到3毛。这个账一算就大了。”高天平说,国检监管区办理手续快捷,这里还有很多中介,可以帮商家找车、找搬运工人,很方便。
在监管区货场,不时可以看到缅甸工人们在进行清扫、搬运等工作。缅甸小伙貌楷苗稳和他的同伴们正在装车。他们几个人在车下,几个人在车上,将一箱箱西瓜传到车上码放整齐。貌楷苗稳来瑞丽之前,在家里种地,来瑞丽工作,赚钱比在家多,他还成了个小包工头,他介绍的从缅甸来这个货场做搬运工的人有好几十个。“找来的工人他们每天可以挣几十块钱,我找的工人多,能挣两、三百。活多了,大家都可以赚更多。”貌楷苗稳说,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希望这里的水果贸易越来越热闹。
记者:刘子语(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