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2018-02-09 11:32:09   来源:云南日报

 

  资料图:云南鲜花在泰国曼谷市场销售 云南日报记者 雷桐苏 摄(图片来源云南网)

  全省跨境收支和银行结售汇维持“双降双逆”

  记者近日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获悉,2017年,全省跨境收支和银行结售汇维持“双降双逆”,跨境人民币结算515.97亿元,较上年下降21.6%,但得益于相对稳定的边贸结算,在边境八省中位居第三位,在全国位居第十五位,全国排名较上年同期提高四位。

  2017年,全省跨境收支总规模和银行结售汇总额分别为263.9亿美元、109.35亿美元,同比下降2.51%、8.42%。全年跨境收支逆差10.21亿美元,上年同期顺差2.8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3.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收窄8.47亿美元。

  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收窄。全省外贸进口和出口分别同比增长42.42%和11.28%,进出口顺差14.71亿美元,同比下滑59.43%。受此影响,全省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18.68亿美元,同比下滑38.57%。从结构看,支出增长主要是进料加工支出增长2.3倍和边境小额贸易支出增长1.14倍。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缩减,个人购汇趋缓。截至去年末,全省居民住户外汇存款余额10.68亿美元,同比减少2.84%。个人用汇真实性核查力度加强,居民购汇行为更加规范。

  对外直接投资明显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全省对境外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出5.84亿美元,同比下降20.55%,政策引导下的对外投资更加规范、理性。从投资目的地看,对外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柬埔寨、老挝、缅甸和香港为主,占比高达91.5%。从投资项目看,主要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超过60%的对外投资项目支出为在建项目支出。

  全省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资金5年来首次出现逆差,资金净流出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0.19亿美元。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收入和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2.58%和68.82%。外商撤资以“外方股权转中方股权”、减资等方式为主,占比为77.5%。外商撤资资金主要流向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撤资行业集中在房地产、基建、环保等领域。

  人民币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稳固

  2017年,依托沿边的区位优势,人民币在云南同期本外币跨境结算中的占比达31.26%,是2010年试点初期的5.7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人民币继续保持我省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涉外交易货币和对东盟的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跨境人民币保持净流入态势,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收入331.52亿元,支出184.45亿元,收付比为1.8:1,与上年基本一致。跨境人民币流入资金主要来自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出口贸易结算收入;流出资金主要是向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归还境外借款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缅甸超越香港成为我省的第一大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业务占比37.41%,香港业务占比25.78%,越南、新加坡、泰国分列第三至五位,排名前五的市场合计占比达91.76%,周边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市场。

  今年是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第5年。5年来,全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昆明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突出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特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推动沿边综合金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为人民币“走出去”和促进全省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云南要总结推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并加强顶层设计。”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负责人表示,要积极从国家层面推动签署与周边国家的双边金融合作协议,解决本外币账户开立、结算渠道、现钞跨境调运等问题,奠定双边银行开展金融合作的基础。充分发挥昆明市在试验区建设中的核心区和主战场作用,完善昆明与沿边8个边境州市的合作机制,内外联动,形成合力。此外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币对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交易机制,以人民币兑换泰铢、老挝基普、越南盾等周边国家货币为突破口,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对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柜台及区域挂牌业务,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与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兑换汇率定价机制,逐渐提升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定价能力和流通能力。

  记者:杨抒燕(云南日报)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