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和,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2018-01-19 09:56:48   来源:云南日报

西盟佤族博航新村新貌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云南干部群众的体会尤为深刻。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云南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立足全局,高位谋划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处着力,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聚焦发展,集中力量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立足全局 高位谋划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事关云南发展全局,事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

  云南省委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要求,从云南多民族边疆的实际出发,立足全局思考、研究、谋划民族工作;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为各民族融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机会、提供条件。

  2017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以下称《规划》),确立了指导云南示范区建设的行动纲领。此前,我省成立省委书记陈豪任组长的全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省推进会,高位推动建设工作,并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全省年度综合考核评价。

  2017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和依靠外力帮扶“双轮驱动”,严守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团结稳定三条底线,打牢思想、物质、法治、群众四个基础,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丰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作出贡献。

  从更好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再到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健全完善省州县三级同步监测监管民族关系和联动响应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到开展全省宗教工作大调研,构建宗教工作网格管理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宗教和谐和顺,再到加强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聚集各方面人才为示范区建设献计出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示范区建设正在高位谋划中全面深入推进。

  实处着力 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

  2017年底,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等云南省9家单位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6年,云南省启动实施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示范区建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格局。截至2017年底,全省下达四批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建设资金共计74110万元。

  支持各地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县、乡、村、社区、单位和基地,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都是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过程中,实施民族团结创建工程的重要内容。

  示范区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怎样找准抓手,提纲挈领地推进?云南省瞄准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短板问题和特殊困难,推动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

  作为指导示范区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明确,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民生持续改善工程、发展动力增强工程、民族教育促进工程、民族文化繁荣工程、民族团结创建工程、民族事务治理工程6项工程30个项目,设置了33项指标,提出到2020年,通过“三个着力”(着力补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着力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动力、着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实现“五个共同”(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作出“六大示范”(在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创建、民族事务治理等6个方面作出示范)。

  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的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工作职责,将示范区建设任务落实、落细,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合力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

  聚焦发展 集中力量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做好云南民族工作,最大的挑战是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普遍比较滞后。

  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动民族地区持续发展作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采取一系列差别化政策措施,把争取到的扶贫资金更多地配置到边疆民族地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以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边疆繁荣促进边疆稳定。

  2015年,我省启动实施《云南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截至2017年4月,累计投入资金126亿元(其中省级投入63.5亿元)。

  2016年,我省启动实施《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前完成项目资金投入82.5亿元,减少直过民族聚居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万户、11万人。在全国率先开展国有大型企业帮扶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发展工作,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十三五”期间拟投入资金64.5亿元,集中帮扶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目前帮扶资金已到位25.5亿元。

  云南省着力推进区域扶贫攻坚,全面实施《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行动计划(2016—2020年)》《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总体方案(2013-2017年)》《昭通市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促进民族地区与全省协调发展。

  云南省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制相结合,“立足当前改变一代人”,开展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着眼长远培养一代人”,在直过民族聚居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率先在迪庆州、怒江州实施14年免费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全免费,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云岭大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生动实践,正在向世人讲述民族团结的“云南故事”,传递和谐发展的“云南声音”。

  云南日报记者:程三娟

迪庆藏族自治州——
共圆和谐梦 同筑小康梦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脍炙人口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唱出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族儿女“共圆和谐梦,同筑小康梦”的心声。

  迪庆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8.6%。作为全国的模范藏区,迪庆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在全国率先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举办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节,并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团结进步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的目标;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并颁布实施了《关于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为不断推进迪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努力绘就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美好藏区新画卷,该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工作原则,重点突出“讲政治、打基础、立生态、优产业、惠民生、促和谐、强党建”工作思路,广泛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和“迪庆儿女加油干、携手奋进奔小康”活动,深入开展了以强基固本为目标的“堡垒村”建设,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的“平安村”建设,以脱贫增收为目标的“小康村”建设,以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为目标的“法律知识七进”,以凝聚人心为目标的迪庆精神宣讲行动。“三村七进一行动”工程的有效开展,坚定了全州各族儿女“心向北京、永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云南日报记者:尤祥能

大理白族自治州——
各族群众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天井办事处明珠社区居住着18个少数民族,这里率先建起我省第一个少数民族服务平台,居民可以从平台上获得政策、医保、就业、培训等各种服务。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推进“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得以深入人心。

  在洱源县右所镇郑家庄,各民族其乐融融、和睦相处。20余年来,全村坚守“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的护村理念,7个少数民族和谐共生,亲如一家。

  “我们坚持培树典型、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共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赵茂盛说,大理州紧紧围绕“十百千万工程”,从2013年开始,投入2.3亿元民族资金,建成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8个少数民族旅游村寨、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2961家单位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涌现出了郑家庄、东莲花、古生村等一大批类型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典型。

  2016年11月,大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大理州及时印发《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重点实施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工程,围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高、村寨风貌得到合理保护、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六个方面,共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让每个世居民族都有学习的榜样,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少数民族发展进步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云南日报记者:管毓树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直过民族”乘上脱贫直通车

  掩映在绿水青山中的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曼班三队,一排排新建的民居整齐有序,干净宽阔的水泥村路直通到村民的家门口,畜禽成群长得膘肥体壮,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一幅安居乐业的优美画面。

  “政府帮我们修路盖房,送给我们电视机、液化灶,还手把手地教我们种茶、种菜、种水稻。现在生活好了,今年过年我准备好好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在屋檐下摆弄着新摩托车的村民扎雨对记者说。

  由于较为偏远,拉祜族聚居的曼邦三队过去一直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曼班三队作为全省“直过民族”脱贫试点的契机,按照发展生产增收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解决村寨缺乏内生动力的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帮扶,如今的曼邦三队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元,已达到脱贫标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自信和内生动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曼邦三队发生的巨变,是西双版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所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西双版纳州现有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景颇族、佤族等5个“直过民族”,主要聚居在24个乡(镇)的92个行政村、912个自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7609户28695人。针对“直过民族”贫困因素复杂多样,条件型、素质型贫困叠加等特点,西双版纳着力实施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安居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直过民族”扶贫开发攻坚新格局。

  如今越来越多的“直过民族”群众可以使用汉语交流,更多的“直过民族”学生走出了大山。截至2017年底,全州“直过民族”贫困人口均达到了脱贫标准,不仅促进了“直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同时也让“直过民族”群众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云南日报记者:戴振华

现场新闻
飞针走线“绣织”新天地

  “今天的刺绣培训班,就是希望全村彝族妇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实现居家创业。”近日,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总果村委会正在举办彝绣培训,总果村第一书记陆建明这样道出办班的初衷。培训班里,来自总果村3个小组的50多名彝族妇女齐聚一堂,共同研习彝绣技艺。

  总果村委会是峨山县的一个高寒冷凉山区,为拓展彝族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结合彝区实际,双江街道把彝绣女刺绣纳入了引导性培训工作计划,让贫困的彝绣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实现居家创业就业,起到“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村人脱贫致富”的联动效应。

  “听到我们村有彝绣培训,我就赶快来报名参加了。”说这话的是总果村丁皎村民小组的村民矣金花,今年26岁的她职高毕业后就去杭州、北京等地打工。“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村子实现了异地搬迁,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我们村子虽然在偏远的山区,但互联网的接入,给我们推开了新的致富之门。”矣金花说,借着互联网这张大网,她回乡创业,已经在淘宝上开设了网店,把村里的土特产发到网上卖。“我们彝寨的土蜂蜜、核桃、花椒及彝绣产品等,很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她希望通过学习彝绣,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

  云南日报记者:余红 通讯员:毕晓琳

(图片均由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陈飞 徐雁 摄)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