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玉溪:与数字经济和数字科技同行

2018-01-04 13:28:19   来源:云南日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格局。依托区位优势,云南正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特色,努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经济与数字科技,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的大潮中,前景无限、大有可为。

  推进,始于创新设计

  天蓝花香暖融融,冬日玉溪处处景。经过2天的紧张角逐,2017年12月8日,以“‘数字工匠’玉汝于成,‘数字工坊’溪达四海”为主题的2017一带一路数字科技文化节·玉溪暨第10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玉溪圆满落幕。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的“红十字方队”获得特等奖,北京致臻制造科技有限公司选手南泉和蚂蚁工厂参赛选手李进涛获得3D大师奖,南昌航空大学鲲龙科技获得数字工坊创新创业龙鼎大奖,大赛还评出了一等奖93项、二等奖206项、三等奖236项以及3D新锐奖14项。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本土团队——昆明理工大学“飞飞特战队”“E-Scooter团队”在本次大赛上分别荣获一等奖和3D新锐奖。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多年来,该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政产学研用互动不断加强,技术、人才与产业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生态平台作用日益突显,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影响最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以及“互联网+创新”行业盛会,被业界称为“创客嘉年华、3D奥林匹克、创新设计奥斯卡”。

  为缩小东西部在极具竞争的数字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均衡,全国3D大赛2017年首次从长三角移师云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赛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赛区的600支入围团队,约2000余名参赛者,1000多家企业齐聚一堂,现场对决3D创新能力;多位部委领导、院士、行业领军人、企业家及600多所高校院校长、专家学者齐聚玉溪,围绕“一带一路”、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所面临的科技创新等主题展开高端对话,共同打造3D全产业链盛宴。

  “全国3D大赛对于引导青少年投身创业创新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坚持一头链接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已经成为倡导传承‘工匠精神’、培养选拔数字化‘工匠人才’的平台。”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杨咸武在颁奖典礼上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需要数字化人才作为支撑。

  在数字经济·数字科技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沈力平表示,3D打印技术在装备制造、建筑、汽车、家用电器、生物医学工程、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拓展应用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很可能带来未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服务等模式的变革。全国3D大赛以三维数字化、虚拟仿真化和网络互联化的现代方式和手段,降低了创新实践的技术与成本门槛,拓展了创新的概念、设计的内涵、实践的形式与参与的范围。10年来,全国3D大赛引导、培养、选拔、认证的这批高素质数字化创新人才,正在成为助推国家产业升级转型的高质量、宝贵的人力资本,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中国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匠心。具体来说就是树立兴趣导向,要有学习钻研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精神。通过全国3D大赛,培养青年人才,培育新时代的数字工匠,不断创新,把我们的家园创造得更美丽更富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前总工程师刘兆彬在开幕式上表示。

  据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鲁君尚介绍,自2008年大赛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0届,赛事规模稳步扩大,从第三届起参赛高校每年超过6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人数已累计突破700万人次;表彰省赛获奖选手累计超过13万人次;选拔国赛获奖选手累计超过1.3万人次。特别是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作品与团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培养,从数字教育开始

  “从设计、生态、环保、安全方面,数字经济都抓住了这些问题,从教育理念开始,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质量教育与高科技的结合。正如此次大赛,一个项目,大家同台技艺,从中可以看到世界的未来,达到科技开创、产业开创和教育开创。”看着同学们全神贯注、精益求精的状态,刘兆彬告诉记者,中国从创造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创新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逐步到领跑,装备制造业、核技术世界领先。但是,创新离不开人才,传承需要阶梯式发展。

  刘兆彬强调,从产业角度来讲,70%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今天几万人的参与,就是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了“人才池”,形成了人才、技术、产品、市场的生态平台;从人才培养角度,3D大赛很好地把这些串起来形成全链。作为云南率先发展信息产业的城市,玉溪的机遇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和大赛优势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真正通过大赛实践在玉溪形成产业生态,为全国的年轻人寻找到创业创新的平台。

  “3D大赛把学校大批人才汇集在一起,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欲望;大赛涵盖了创意、产品、市场、品牌,非常有意义。”《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副社长姚昆仑表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需要引导,这样他们就能慢慢走向科学研究的前台。创新跟人人有关,创新贯穿每个人的成长,人人都是创新者。

  “目前,玉溪智能制造有13户企业,我们希望加强对接,让深圳板块深深扎根玉溪。”在闭幕当天举行的企业家对话玉溪座谈会上,玉溪市副市长解仕清真诚发出邀请。清控科创(天津)实业有限公司齐晓红表示,现在从人才培养到产业转型再到3D,要有现实性和前瞻性,从“数字经济”到“数字文明”,数字化应用将带来无边际的发展;从初心到匠心的坚持,大家要思考如何促进合作,让这些资源在市场化上高效配置,企业家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从中发现更大价值,寻求合作。同时,玉溪市要把握大赛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实效。

  闽台三维打印技术暨云数据研究中心厦门斯玛特3D总经理杨德安表示,期待和玉溪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生产高端青花瓷,实现玉溪文创产业共赢提升。北京清软海芯科技有限公司CEO施侃乐坦言,工业是骨骼、资本是血肉,3维是思考和思维。现在我们要做好“3D的下半场”,为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提供教育支撑,提供有清华特色的全脑教育,希望与玉溪教育部门合作,参与数字化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数字产业人才。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张凡表示,此次大赛非常成功,信息量多,不仅在玉溪产生大的影响,同时对全国产生大的带动作用。

  玉溪市常务副市长王力道出了举办此次大赛的意义。王力表示,首先是观念冲击,3D、数字经济一下子来到玉溪人面前;其次,这是玉溪企业与3D技术合作最好的机会,将有力推动玉溪转型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玉溪市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推动数字经济,建设3D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立产业扶持基金,健全机制,提升领导干部认识,对传统产业、传统的实体经济要加上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打造一个云南网络安全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应用,来自技术转化

  在玉溪双创中心,微景天下·VR购物是一大亮点,从早到晚,体验者络绎不绝。直观、真实在“全景故宫”里360度虚拟漫游,体验感受德宏、西藏等地传统村落、高端酒店等产品,“一部手机游云南”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城市新名片。“1分钟拍好、2分钟合成、10分钟完成上传。”未来,让全景人人可用人人可拍。

  “此次大赛颠覆了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理解,现在的‘工匠精神’是独具匠心的创新。虽然水平有高低,但解决了平衡水平。”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委员、3D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表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实体经济迎来转型‘拐点’,中国如何从“创造大国”到“创造强国”?人工智能和3D是套在一起的突出关键,就是把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玉溪要研究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生态环境,如何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技术加市场的融合至关重要。

  “数字把我们带到一个新世界,万物皆‘数’。”“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委员会主席、中国创意产业联盟常务主席、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创意委员会执行会长杨志勇强调,本届3D大赛迈上2.0模式,将结合云南与东南亚交流的优势,重点推进以赛促用、以赛促新,积极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数字创意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才能形成“数字工匠”。未来3D大赛要“打开”形成互动,明年争取几个国家的大赛走进玉溪,玉溪未来未可限量。

  “数字经济走进云南、走进玉溪,不管您喜不喜欢、认不认识,它已经来了。玉溪未来的发展靠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玉溪。”玉溪市长张德华向与会者描绘了数字玉溪的未来蓝图:玉溪将着力打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改变玉溪“一烟独大”的产业格局;在2020年左右,玉溪将建设成为智慧城市,让市民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同时,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将随之提高;玉溪将着力建设滇中科教创新城,培养出更多的数字技术人才,推动玉溪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链接

  近年来,玉溪市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提出了“1410”发展战略。即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信息产业体系,明确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引领的新兴产业、以“互联网+”引领的智慧应用产业、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的信息消费产业、以小语种服务引领的服务外包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制造”、“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智慧健康、智能产品制造、3D打印和服务外包十个细分产业领域,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发展体系,吸引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已在全省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余红(云南日报)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