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晖教授的“柬语”人生

2017-10-31 10:25:54
来源:云桥网

  “只要两国人民需要,我就一定会发挥余热。”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柬埔寨语专业教授彭晖的决心,也是她一生的坚持。

  75岁的彭晖精神矍铄、乐观开朗。“中学时代我学的是俄语。高考后,我报考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即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入学报到时我以为会被分到俄语专业,没想到却在柬埔寨语专业找到了我的名字。”彭教授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后来得知国家当时急需柬埔寨语翻译人才,她还是认真地开始了新专业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彭晖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期间,她多次被邀请为中柬高层人士担任翻译。彭教授介绍,她曾经给西梳瓦•埃沙罗亲王和诺罗敦•瓦塔娜丽公主夫妇、诺罗敦•帕花黛维公主、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在华人员等担任过翻译。“我见证了中柬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彭教授说。

  彭晖是“柬语界”的名人,除了纯正的“高棉”式发音,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更是让学生及身边的人由衷佩服。她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下新学的单词和有关柬埔寨的知识。和学生在一起聊天时,她总是用柬埔寨语回答或者提问,她认为语言必须每天练习,才会熟能生巧。

  如今,退休后的彭晖经常到云南、广西等开设柬埔寨语专业的高校讲学。“我很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们让我变得年轻。”一提到学生,彭教授立即神采奕奕。她的学生不少已经成为中柬友谊的新桥梁,有的担任驻柬大使、参赞,有的担任教师、翻译、记者等...…

  彭教授告诉记者,她有浓厚的柬埔寨情结,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西哈努克执政时期到七、八十年代美国侵略柬埔寨,再到如今柬埔寨和平、稳定的发展,她为柬埔寨社会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欣慰。

  链接:彭晖独自编著出版了《柬埔寨语精读教材》第二册、《柬埔寨文学简史及作品选读》;与同亊共同编著出版了《柬汉词典》、《柬埔寨语语法》、《新编柬埔寨语口语》;审定了柬文版《汉语图解词典》、《汉语图解小词典》等书籍;并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30多篇,共约30余万字,为中国学生学习柬埔寨语提供了必要教材、工具书及参考材料。最近,她还参与了柬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终审工作,为中柬友谊又贡献了自已的一份力量。

  记者:刘蓉(云桥网)

编辑: 李涛
彭晖教授的“柬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