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师是怎样炼成的?胡琪:做一辈子的咖啡
“我要做一辈子的咖啡!”胡琪说得很坚定,就连眼神也散发出坚定的光。这份坚定的力量,都集中在那双冲咖啡时稳稳当当的双手上。

第一次见胡琪,是在“昆明地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技能竞赛暨2017昆明地区咖啡师职业技能赛”比赛现场,胡琪夺得了亚军,记者对他比赛过程中戴着的黑色手套记忆深刻。
2017年12月21日,记者专访了胡琪,当问及比赛时戴手套的缘故,胡琪打开了话匣子。“我是一个‘细节控’,比赛时戴手套是为了保证每一杯做出来的咖啡干干净净,杯子上也不会留下指纹。”

回顾这次比赛,胡琪最深的感受就是成长。“比赛对咖啡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比赛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评委打分,看到分数就会清楚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胡琪说,除了技术上的成长,比赛中结识的咖啡师朋友也让他成长不少,因为每一位参赛的咖啡师都有不同的经验和不一样的创意。
采访当天,胡琪为记者冲咖啡。在记者看来,他冲咖啡的过程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
记者好奇胡琪用了多久才把咖啡变成艺术,他娓娓道来:我与咖啡结缘是在11岁那年,一杯卡布奇诺让我认识了咖啡的味道。4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坚定了做咖啡师的梦想。“以前我学过弹吉他、跳舞,但似乎都吸引不了我,而当我学做第一杯咖啡时,我觉得这才是我要的梦想。”胡琪告诉记者,为了做咖啡师,他放弃了高薪工作。
“练习是个很长的过程,手上功夫会体现在咖啡味道里,所以不能偷懒。”胡琪说,他反复练习,还请朋友拍下视频,以供自己反复查找问题所在。
看着那样坚定、从容的胡琪,记者终于问出了一直想问的问题:“当情怀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胡琪回答得很坚定:“我当然选择情怀,我不想让情怀变味。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少一些功利主义的投机。”胡琪接着说,情怀和现实也要均衡起来,让现实培育自己的情怀,使之开花结果。
如今,胡琪真的做到了。他成功地当上了一名咖啡师,还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馆。他会告诉客人怎么感受每一杯咖啡的口味,并努力推广云南的咖啡,同时,让大家认识云南也有很棒的咖啡师。但是,胡琪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咖啡师是职业技能人才,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咖啡师。胡琪准备在2018年尝试咖啡师培训工作,把他学到的咖啡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热爱咖啡的人,也把那份坚持的匠人精神传递出去。
云桥网记者:刘蓉(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