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云南女画家缪嘉惠
2017-12-08 10:56:22 来源:云南日报



“二十余年侍圣慈,内廷供奉女筌熙。金笺宝篆红泥印,认得先朝老画师。” 这首摘自《清宫词》的诗作,描述的是活动于清晚期的云南籍女画家缪嘉惠。缪嘉惠,字素筠,昆明人。自幼聪颖端淑,喜欢读书绘画。工花鸟,以翎毛、花卉为佳;能弹琴,兼擅书法,小楷尤有格调。嫁后,夫死子幼,家境清贫,回到云南。光绪中叶,适慈禧太后怡情翰墨,诏访海内闺秀之精于书画者入京。缪氏因善小楷、工花鸟,通晓文墨,遂被选送入宫。慈禧颇眷缪氏,置诸左右,朝夕不离,并免其跪拜,月给二百俸金。宫人称缪氏为“缪先生”或“缪姑太”。从那之后,不少大臣家有慈禧所赏花卉扇轴等物,多为缪嘉惠代笔。
缪氏的传奇生涯使得后人将过多的视线投诸于其代笔画上。实际上,缪氏亲署之作,直接地反映了其绘画原貌,更理应得到当下的珍视。缪嘉惠的绘画带有较多恽寿平的因子,技法以没骨设色为主,间施渲染之法。然而在承接之外,缪嘉惠将恽氏画风实践于具有更为明确意味的绘画类型,使之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粗略检视之下,其绘画作品可大致分出两种类型,一类为具有吉祥如意、富贵长寿等寓意内涵的绘画,一类为带有淡泊超脱的文人情怀的绘画。
缪嘉惠的绘画作品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清晰、细致地理解晚清花鸟绘画史的独特视角。她的作品也让观众看到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是如何与其艺术创作产生关联,甚至影响其风格走向的。目前,学界对于缪嘉惠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因其行迹之故,其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尤其在云南、四川、京津等地多有留存。想要完整地理解缪嘉惠的美术面貌,对缪氏存世作品的收集与梳理显得迫切。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展出缪嘉惠画、书、印馆藏,向观众展示了她多元的美术面貌,值得观赏。
记者:张彤(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