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霜降时节,汉语桥与民族村擦出“欢乐火花”

2017-10-23 20:16:29   来源:云桥网

  10月23日,时值霜降,昆明一大早就下着冷雨,空气里带着明显的寒意。然而在云南民族村北门,景区导游们已经穿上了苗、彝、傣、蒙古等各族盛装候在门口,喜气洋洋地迎接前来参观的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比赛的师生们,给深秋的春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早上9时多,车队到了,师生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有序走进景区。“我之前读过许多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书籍,早就想来云南看一趟了。前两天我特意抽空来民族村周围逛了一下。除了云南民族博物馆之外,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和民族工艺品专卖店,都是有趣、漂亮的地方。”谭嘠(Tanga)是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一名中学校长,这次带着两个学生来中国参赛。他认为云南民族文化是一个万花筒,要和大家一起好好体验各族特色文化。

  空中依然下着毛毛细雨,但来自芬兰的选手们一点也不怕冷,而是显得格外兴奋,有个男同学还不愿穿雨衣,而是昂着头尽情地让面部和细雨接触,口里不住地叫着“水分子(water molecule)”。师生们一行不觉来到了傣族村寨,门口高大的小乘佛教佛塔和池塘边的龙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纷纷站在佛塔和龙舟前合影留念。

  “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都信仰佛教,因为我们学校由佛教慈善人士创办,是专门收养和教育孤儿的。”万蔓(Maria)来自马拉维阿弥陀佛关怀中心开办的圆通学校,现在是一名高中毕业班学生。当记者告诉他云南也有民众信仰藏传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时,她认为云南开放包容、民族文化多样,这和马拉维有相似之处。

  哈尼族村寨内,竹竿舞表演伴随着欢快的民族音乐进行得如火如荼,汉语桥的师生们把整个村寨围得水泄不通。“挺好,感觉很精彩。中国的50多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虽然各族文化各具特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哈尼族的竹竿舞。”观看完表演后,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腾达市的选手皮玉丽这样评价。而来自智利的孔正凡(Jeffer)和米拉(Samira)则认为,他们最喜欢的是哈尼族村寨让人放松的田园气息:屋内外挂满金黄玉米棒子,茅屋顶上漂浮着袅袅炊烟。

  师生们集体跳怒族舞蹈后,在民族村大象表演场露天就餐,大家开心不已。
  记者 王世学 / 文 徐雁 /图

编辑: 王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