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造纸活化石,本色千百年

2017-10-11 12:32:37   来源:云南网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民委员会芒团村和永德县永康镇永康村民委员会芒石寨村有广泛分布。在临沧市,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传承人玉勐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民委员会芒团村人)、周小三(永德县永康镇永康村民委员会芒石寨村人),省级传承人引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民委员会芒团村人)。

国家级传承人玉勐嘎

国家级传承人周小三

省级传承人引弄

  孟定镇是明代孟定土知府府署的住所,永康镇是明代镇康土知州府署所在地。随着土司制度的确立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佛经抄誊用的是更为古朴的贝叶、从而形成了世人瞩目的贝叶文化。临沧市傣族佛经的誊抄则与构皮纸结缘,从明代开始,镇康土司和孟定土司就有专门的寨子芒石寨、芒团为其造纸,技艺不因朝代更迭而改变,一直流传至今。构皮纸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力撕不破、防虫防蛀、是誊抄经书的优质纸张。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佛教文化使芒石寨和芒团村古老的造纸术一直得以保留到今天。

傣族佛经

  傣族作为临沧市十二个世居民族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存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瑰宝,是我国造纸术发明初期的历史再现,完整地保留了1800多年前蔡伦造纸的“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的五步流程共十一道工序。

  作者:临沧市文化馆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