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让体育回归教育本源

2017-09-18 10:05:50   来源:云南日报

  9月16日晚,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落幕。但是,如何让体育回归校园、回归教育本源,这样的思考和探索不会停止。

  以体育育人 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运动
  本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赛事分散在15所高校和7所中学举行。组委会表示,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和观看,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是本次运动会中学组女子排球比赛地。学校借此组织各年级同学进场观赛,上起了特殊的体育课。赛后,同学们纷纷留言:“看到她们一分一分去拼,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以怎样的勇气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是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观看比赛恰恰给予了我们一次热血沸腾的鼓舞。”

  “运动会不仅仅比的是竞技水平,更是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让体育文化的传播更有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形成热爱体育、崇尚健康的浓厚氛围,从而培养大中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

  以兴趣为导向 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近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据教育部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查复核结果显示:“合格率”“优秀率”两项,浙江省均排名全国第一。该省高中学校已累计开发兴趣特长类体育选修课程上万门;在中小学展开的体育联赛项目,则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形成“班班有比赛、校校有联赛”、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其中,仅篮球一项,就有近两千所中学、四万个班级、180多万学生,相当于浙江全省80%的中学、70%的中学生参与。

  中国女足国脚、“90后”姑娘吴海燕受邀担任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火炬接力传递手。在杭期间,她回了一趟母校、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很高兴,我看到学校的体育老师越来越多了”。

  以考核促保障 完善学校体育支撑体系

  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南开大学为4年里始终坚持体育锻炼、毕业学年度体制测试成绩达到“及格”标准的同学颁发了由校长签发的,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等重要的《体质健康证书》。证书上印有“强其骨、坚其志、风其神”的九字箴言。

  这是我国高校第一次向毕业生颁发体质健康证书。共有1206名毕业生首批获颁《体质健康证书》,其中57人还因体质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而荣膺“体魄强健毕业生”称号。

  健康中国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在新时期,经各方努力,学校体育被纳入立德树人主渠道、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等、纳入督导评价内容等,全方位融入教育改革大局。

  记者:余靖静 夏亮(新华社)

编辑: 王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