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举行 科技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7-06-16 09:50:14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2017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上,海内外科研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洽谈——科技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6月的昆明,万物并秀,2017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如期在这里举行。作为区域技术转移及创新合作的专业平台,对接洽谈会受到了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广泛关注。带着各国对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的强烈意愿,来自海内外科研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负责人齐聚春城,分享交流新理念、新经验,洽谈对接新技术、新成果,共推“一带一路”建设。
  互学互鉴,共享新技术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技术的转让、使用及扩散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间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形成。”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榎本道子在洽谈会上道出了嘉宾共同的心声。
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区域间成果共享、技术转移成为了各国实现创新发展的共同目标。
  “未来,我们可以使用光伏技术储蓄电力取代传统能源驱动汽车,这不仅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还能做到绿色环保。”参加洽谈会的泰国帕尧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瓦特拉邦把视角落在更具体的角度,从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到社区能源管理系统,为在场嘉宾带来了精彩的演讲。瓦特拉邦表示,通过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这个交流互鉴的平台,能让各国专家了解到更多区域间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良性循环。
  从高通量测序平台到民生医学项目,从国家基因库云南分库瑞丽分中心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玉溪华大生物技术学院……洽谈会上,华大基因云南区域负责人程乐为外宾展示了当前中国及云南基因科技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程乐表示,希望与更多国家的企业分享科技发展新亮点。
  海内外专家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大势,就科技创新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为建立更加务实、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各抒己见。
  本次洽谈会期间,还举行了技术产品推介对接、中国—印度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等国以及北京、湖南、福建等省市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新技术推介和对接。
  合作共赢,建创新之路
  当前,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崛起并持续旺盛势头已具备坚实的基础。据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蔡嘉宁介绍,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133.9万件,位列世界第一;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已建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49家,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初步形成。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进入加速期,云南在区域间科技合作创新的优势愈发突出,相继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在现代农业、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远程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向云南抛来了寻求合作的“橄榄枝”。
  洽谈会上,云南晶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印度印中贸易中心签署了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技术转移项目。印度印中贸易中心执行副总裁米什拉表示,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战略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新的科技信息能够为我们当前的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增加价值。米什拉认为,这次与云南开展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正是看到了云南坚实的科技发展基础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今后能与更多的云南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在科技转移领域的共同合作,实现多方面的互利共赢。”米什拉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斯里兰卡有很多的项目都是与云南共建的,这些就是两地间友好往来的见证。”斯里兰卡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普瑞玛库玛拉介绍,新时期,云南与斯里兰卡的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比如,云南农村科技服务中心联合斯里兰卡工业技术研究院及云南现代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共建“中国(云南)—斯里兰卡生物技术实验室”。普瑞玛库玛拉表示,斯里兰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内容。”云南省科技厅厅长徐彬说,近年来,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云南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多场专题对接活动,并在南亚国家建立了5个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了一批联合创新平台,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工作。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的新目标。云南将肩负起这一重要使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携手,共同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记者 舒文 杨燕 陈云芬(云南日报)

编辑: 任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