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镇农民画传承百年

农民画上了乡村文化墙
听闻梁河县芒东镇农民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记者特意去看个究竟。
记者来到芒东镇文化站,参观农民画展览,展厅里陈列着2016年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农民书画展”作品。文化站孙家伟老师介绍道,芒东镇是傣族聚居乡镇之一,孕育了独特的民族乡土文化,傣戏、农民画等熠熠生辉。目前,全镇在册的农民画业余爱好者达140多人,主要分布在各傣族村寨中。2015年芒东镇被德宏州政府命名为“农民画之乡”,农民画被列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名录。
在现场,一幅名为《梁河葫芦丝之乡》的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画中浓密如云的大青树下,傣家儿女手持铓、葫芦丝、象脚鼓等乐器翩翩起舞,画面恢弘大气。一问之下得知,这是2004年梁河画家宾元寿老师来芒东镇教授农民画,与学生共同创作绘画的。这些年来,芒东镇多次举办农民画培训,为学员讲解基本绘画、水粉画、人物画等相关知识,培养了一批农民画骨干队伍。他们以生产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书画、泥塑、根雕、剪纸等作品490多件。在展厅里,记者还看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芒东镇农民画画展、摄影展的珍贵图片,不由得惊叹于文化传承的力量。
家住萝卜坝尾的户东村的蚌德亮父子是芒东镇农民画的代表性人物。蚌德亮今年75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幼爱画画,尤其喜欢画身边的动物,后来跟着寨子里一个美术老师学习。1971年,州里一位老师来到镇里教大家画人物,至今印象深刻。现在,他主要画国画、水粉画,内容以傣族风俗人情、村寨风景为主,部分作品在省、州、县展出,获得了不少奖项。1998年蚌德亮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他绘制的戏衣、戏帽,色彩典雅,在州内享有盛名,远销缅甸。
“以前,我家日子过得很紧,要供养六个孩子,没有闲钱买画笔等原料,都是偶尔卖只鸡、鸭或鸡蛋,买一些原料回来,利用晚上的时间练习、摸索、创作。”蚌德亮回忆道。画农民画没有让他赚到钱,却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蚌德亮的儿子蚌有万传承了绘画、泥塑、木雕等技艺。在家里,他和儿子蚌有万捧出了一大堆红色的获奖证书,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更让他们家自豪的是,蚌有万的儿子蚌绍通考取了云南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农民画传承结出了“硕果”。
芒东镇农民画的传承方式为自然传承和师传相结合,一代代的农民画艺人,画出自己的生活,从“土”气中生出意境,生出了当代农民的“精气神”,深受群众喜爱。
记者:王云瑞 通讯员:肖素梅(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