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携新书现身昆明 追忆当年在滇拍片情景
六小龄童讲述西行故事和人生感悟。新华社记者 陈静 摄
六小龄童5月6日下午携新书《行者》到昆明,与广大《西游记》电视剧爱好者分享他的艺术人生,并畅谈在云南拍摄经历以及如何“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云南是电视剧《西游记》拍摄的外景地之一,美猴王被压五行山就是在石林拍摄的。谈及那段经历,六小龄童感叹印象很深。此外,众所周知的金角、银角大王片段也是在石林拍摄的。
“那个年代不为名利,没有想戏卖多少钱、什么时候拍完,只一心老老实实去拍,长时间打磨,才有了经典的作品。”六小龄童说,“当时技术上可能有些粗糙,但塑造的人物神形兼备,得到了大家认可,不仅是时代造就了作品,还在于拍摄‘忠于原著、慎于翻新。’”
谈及现在翻拍的各种西游故事,各种版本的美猴王,六小龄童表示,各种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戏曲、连环画、皮影等都有过美猴王造型,说明大家喜欢他。但自己希望,在翻拍时对历史给予应有的尊重,只要心里装着观众,观众心里就有你。
六小龄童说自己是最幸福的演员,因为去过很多地方,很多人看过电视剧版《西游记》,很多人识得孙悟空。而自己的表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来自中国传统戏曲。“我爷爷和我演的孙悟空不一样,但刻画的道理一样,保守走不到今天,但发展需要根,中国文化就是那个根。” 六小龄童说。
现场读者听得十分认真。新华社记者 陈静 摄
目前,六小龄童正在筹备一部与《西游记》相关的电影《敢问路在何方》。当问及新片中的孙悟空造型是否会有变化时,六小龄童坦言:“我们做过网上调查,百分之百的网民希望不要变,甚至连一根毛的颜色都不要变。”可想而知,电视剧版美猴王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六小龄童建议云南可以建一座西游记主题公园,吸引全球青少年前来了解“西游文化”。
六小龄童此次携新书《行者》来昆,不仅独家披露以前从未讲述的故事,更以一部书的容量,讲述了一个家族的传奇和个人的生命体悟。作为“西游文化”传播的使者,六小龄童说:“如果说我年轻时苦练猴戏,用17年时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那么在《西游记》后我又用了10余年时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以及海内外近千所著名学府,和学生们交流探讨则是因为我的另一个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让坚韧不拔的玄奘西行精神,和永不言败、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猴王精神走向世界。”
在现场,一位带着9岁女儿来的柯女士告诉记者,不仅是孩子,连自己听说六小龄童来了,就特别想来见见这位陪伴着自己和孩子童年成长的“美猴王”,同时让也让这种“西游精神”激励孩子,凡事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记者:陈静(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