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灯皮影戏之乡”勐戛镇
夜幕降临,在芒市勐戛镇三角岩村委会的小院子里,一场乡村皮影戏正在上演。白色幕布挂于戏台之上,只听见后面唰唰的声音,灯光熄灭,锣鼓声起,一个个小人的影子出现的幕布上,身形敏捷,活灵活现,表演有唱腔、有念词、有故事,丰富多彩。
薄薄的皮片,在灯光骤亮的影窗后,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皮影是采用皮革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所以民间又称“驴皮影儿”。
如今,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在勐戛镇三角岩村保留得比较完整,道具、唱本尚存,并有村里的皮影戏艺人刘忠明、段怀方、黄成品、邓永辉等几位健在的传承人,几位老艺人对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不离不弃,一直坚守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并肩负着将其传承发扬下去的重任。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它是将以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芒市勐戛镇历来有“花灯皮影戏之乡”的美誉。据传承人刘忠明介绍,100多年前,腾冲艺人将皮影戏带到了勐戛,受到了村民的喜爱,自此皮影戏就成为了勐戛三角岩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曾经,勐戛、勐稳、勐旺和三角岩等村寨都有皮影戏传承人,有专门的皮影班,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一个连本戏要通宵达旦的演唱,甚至连续演唱十天半月。演出的目的是保佑村寨平安、顺利、安居乐业、六畜兴旺、疾病消除。
记者:王云瑞 摄(云南日报)
编辑:段蔼玲(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