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共青团昆明市委打造青年之声·昆明平台

2017-03-21 10:51:11   来源:云南日报

  “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都不如舍友,感觉很自卑。”一名网友匿名在“青年之声·昆明”平台上写出了自己的困惑。“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各有各的美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自信。”连续几天,186名网友通过跟帖给“楼主”打气。去年以来,从创业就业到线下帮扶,从心理咨询到政策答疑,“青年之声·昆明”互动社交平台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重要渠道。

  热门话题引导青年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是由共青团中央主办,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承建的青年社交互动平台,旨在搭建起共青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共青团昆明市委作为云南省首批建设试点,于2015年底建起了“青年之声·昆明”互动社交平台。为确保平台有序有效运行,共青团昆明市委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协调、值班值守、问题分办、线上反馈等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各级团组织和专家入驻,主动联系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入驻,用“团帮青”“专帮青”“青帮青”“政帮青”“社帮青”的服务模式,构建“听—答—办”的服务闭环。线上为青年解疑答惑、回应诉求,线下成立服务联盟组织活动、提供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加精准地服务青年需求,解决青年困难。

  这几天,平台上“青年问两会”“两会有啥事,我们帮你问!”等话题点击率很高,青年们针对身边的热点,纷纷加入了讨论。在平台上,组织社会热点讨论、重大会议精神贯彻学习等,成为团市委组织青年开展学习的一个新领域。

  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后,团市委及时在平台上组织了“坚定步伐跟党走‘青年之声·昆明’关注学习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专题”,通过图表的形式,向广大青年宣传党代会的主要精神。“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有8个数字你必须要知道。”“听专家解读全会精神”等内容深入浅出,不少青年网友都跟帖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你有什么体会?”“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页面下,团市委一边号召广大网友积极响应、主动评论、思想交流;同时也组织专家、青年团干部在线上解答青年疑问,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帮助。据统计,去年以来,平台线上专题活动评论数达3215条,阅读量高达280000余次。

  针对需求开展活动

  “怎样处理工作中的情绪化?”“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青年网友常在“青年之声·昆明”平台上提出这样的问题。针对网友提出的心理健康问题,12355青少年服务台立刻组织了心理健康直通车活动,走进学校,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针对亲子家庭互动的诉求,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亲子家庭志愿服务为主题,组织了团队活动,到寻甸县先心病患儿家中做家访,不仅增进了亲子家庭的默契,同时也为寻甸先心病患儿献上了一份爱心。

  不少网友在平台上提出社区绿色环保、衣物回收的问题后,“一家衣等于爱”、绿植领养进社区等活动在线下火热展开了。团市委在社区内安置旧衣物回收箱,定期回收、加工处理后送至贫困山区,为山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组织志愿者不定期到各居民小区送植物,为身边添一抹绿色。

  去年,有网友到“青年之声”平台发帖说:“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朋友,跟爸爸妈妈来昆明已经有两年了。我很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爷爷奶奶,想念家乡的小伙伴。希望今年过年可以回家过年。我一直想有本童话故事书,希望愿望可以实现。”

  团市委了解情况后,根据青年需求,在昆明金魔方儿童职业体验馆开展“春暖童心”微心愿关心关爱进城务工子女线下活动,10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参加了儿童职业体验。活动现场,昆明市青联委员们还帮助他们每人实现了一个“微”心愿。

  截至目前,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入驻了成长、创业、就业、法律、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专家900多名,专家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平台上积极解答提问、回应诉求、提供帮助、展开交流。2016年,平台访问量达774万余次,问答数6.3万次。

  记者:李菊娟(云南日报)

编辑:段蔼玲(实习生)

编辑: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