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学生晋级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活动——组装传感器(图片来源于网格)
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3月6日至5月10日,由云南网与云南组委会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正式进入复赛阶段。记者从组委会获悉,今年云南赛区的3100余名参赛学生中有874名选手成功晋级复赛。在备赛期间,云南组委会准备了《趣味工程学》课程、《创新学习与理科建模》公益讲座等精彩活动,邀请晋级学子共同参与,在科学探究、动手实践中碰撞创新的思维火花。
选修趣味工程学 奇思妙想可推荐申请发明专利
作为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的内容拓展,《趣味工程学》课程在介绍工程学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和现场讲解生动阐明机械装置的工作过程,启发同学们活学活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河面上的竹叶是如何从横向变成纵向的,利用这样的运动规律,就可以让卡片在传送带上实现自动整理对齐……”活动云南组委会王老师介绍,寒假期间推出的体验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从案例视频、现场讲解到动手实践设计平面联动装置,一次次趣味的尝试激起学生们的探究欲,让他们体会到中学生也可以开展趣味设计。
为增加互动实践机会,云南组委会把体验课延伸为《趣味工程学》系列课程,设置“机械装置的探究课程”、“趣味电子制作课程”、“固定翼航模设计与制作”三类课程,让选手们在接触趣味电气工程、趣味机械工程中增长见识;在发现问题,运用理科知识、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理科素养。
“选修《趣味工程学》系列课程的同学,其中创意新奇者,组委会可推荐申请发明专利的相关指导,推荐参加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和青创赛”,王老师表示,以往晋级选手提交的建模论文或发明专利,若获得科技创新类全国性奖项,也可作为考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敲门砖”。
报名公益讲座 向数理化名师学习创新与理科建模
据了解,进入复赛的874名云南选手需在5月10日前提交建模论文,故对于他们而言,关键在于如何让自己的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脱颖而出。
为帮助参赛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大胆创新,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组委会将于3月26日举办《创新学习与理科建模》公益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执行主编,全国中学数理化名师百人俱乐部秘书长、全国高校自主招生与中学教育改革论坛副秘书长陈雄教授来昆开讲,为云南的参赛学生在创新学子、理科学科建模的意义、方法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云南组委会王老师强调,“此次主讲的陈雄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学创新教育与素质养成研究,在中学理科建模,新课标的理念与实践、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受邀到清华附中、湖南师大附中、河北衡水中学等全国近百所知名中学讲学,反响热烈,所以春城学子应抓住机会学习。”
讲座参与方式:
1、学生或家长致电0871-63301611(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3:30-17:30)或联系组委会陈老师(187 8852 1429)报名。
2、填写讲座回执单并发送到组委会邮箱ynaxjy@126.com报名。(点击文末右下角下载:公益讲座回执单)
云南网专题地址: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 http://special.yunnan.cn/feature14/node_71920.htm
附录:下表为《趣味工程学》课程安排
第一类 机械装置的探究课程(预定9次课)
第二类趣味电子制作课程(预定6---8次课)
第三类 固定翼航模设计与制作
附件:点击下载:回执单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