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泸水 历史文化多样的见证

2017-12-24 16:38:27
来源:云桥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市是一所英雄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有片马各族人民抗英的壮举,有世界反法西斯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驼峰航线”、保留着最完整的飞虎队C53号运输机;有全国最艰苦的四大哨所之一的片马风雪丫口边防哨所;有惨烈的小横沟抗日战役、栗柴坝惨案……

  泸水还有阡陌的茶马古道、盐马古道、极具地方特色的土司制等等,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文化行为、生产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在世界峡谷文化中极为罕见,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垄断性的突出特征。

  远征军走过的地方

  据历史记载,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缅甸东北部地区,并向中国滇西进犯,占领了腾冲、固东及片马等地,迫使缅甸的华侨大量逃往中国内地。1942年5月19日,日本侵华军先头部队到达泸水境内的栗柴坝渡口西岸,杀害了290余名尚未渡江的华侨难民,在栗柴坝渡口制造了血腥屠杀,史称“栗柴坝渡口惨案”。

  1945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曾在栗柴坝渡口强渡怒江,并在此拉开了仰攻高黎贡山和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直到1987年11月,泸水县人民政府公布栗柴坝渡口惨案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永远铭记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1995年8月15日,怒江州政协和泸水县人民政府组织修建了“栗柴坝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供世人瞻仰和缅怀。

  此外,位于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小横沟村还有中国远征军小横沟—灰坡梁子战斗遗址。

  小横沟—灰坡梁子地处怒江猛古渡与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之间,是古代从云龙经栗柴坝渡口或从保山经猛古渡口前往腾冲两条古道的交汇点。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右翼第54军198师从栗柴坝和猛古渡等地渡江后,这里成为了反攻高黎贡山古道北线的第一个重要战场。在盟军飞机和江东炮兵的联合支援下,远征军经过3天激战,终于在14日从三面攻入敌灰坡核心阵地,夺取了该古道交汇要口。

  土司文化在此传承

  泸水市的六库镇地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怒江穿城而过,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镇驻地海拔885米,这里是一座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和傈僳族风情的美丽滨江生态园林城市。

  六库系傈僳语“鲁枯”的谐音,“鲁”意为龙,“枯”意为龙洞,合起来即为龙洞的意思。

  六库镇是进入怒江大峡谷的“门户”,也是展示怒江多民族风情的“窗口”,这里两岸青山如屏,怒江江水从城中奔腾而过,城内绿树成荫,既有底蕴深厚的传奇土司文化,又有大气磅礴的峡谷风光、缤纷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饕餮欲滴的特色美食。

  在六库老六库村,土司衙署别有风情。六库土司衙署始建于明末,由段氏土司聘请大理、剑川等地的能工巧匠修建而成,后经清代到民国年间的多次重修和扩建,最终形成了以衙署为中心的、呈“上”形布局的五个建筑群,是新中国成立前怒江州境内建筑面积最大、高度最高、最辉煌的建筑,并有地道直通怒江江边。

  老六库村依山临水,背靠一座好似椅背的大山,两侧各伸出一脉小山峰好似扶手。六库土司衙署对研究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和云南的土司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泸水县志》则将其称之为怒江建筑的精华和楷模。

  记者:关喜如意(云桥网)

编辑: 王志谦
英雄之城泸水 历史文化多样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