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深秋来云南 “摄鸟”
魅力云南,气候温宜,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鸟类资源,各个时节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炮兵”“狙击手”隐匿于田间地头,山峦水畔,追寻它们的身影。
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易装遁地,这些才只是入门态度,修炼出“狗一般的嗅觉,鹰一般的利眼”方能彰显专业。话不多说,保养好各自的“冷兵器”,塞件抓绒冲锋衣,脚蹬高帮涉水鞋,带上毕生的修为,吹响集结号吧。
云桥君给大家分享几处所知的“摄”鸟圣地:
来云南,先空降滇中抢滩登陆,再在“风花雪夜”之地泛舟偷袭,接着地毯式搜索高黎贡山,最后南下边陲小镇狙击异域飞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鸥历来都是吸引外地游客到昆旅游的一张“名片”,来到昆明起个早,“甩”碗米线就可以抬出家私“打鸟”去了,今年最佳观鸥点无疑是新修好的海埂大坝。此地依山傍水,可远观西山“睡美人”,近观滇池鸥翔,周围的湿地公园吸引大量禽类安居,天气晴好时更是拍摄夕阳美景的好地方,中外游客来昆明绝不会错过此处。
此外,还有海埂公园、翠湖、环西桥大观河沿岸,盘龙江沿岸,都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远道而来的“白衣精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大理邂逅“紫水鸡”
“紫水鸡”在云南大理洱源的白族小渔村经常出没,只能坐在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隐拍。距离远,很难靠近,小船受撑船的渔民操控,也很难寻找到理想的角度。这个季节的湖面背景杂乱,植物枯黄,不过能摄为私有,你也就偷着乐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度娘告诉我叫:“小鸊鷉”原谅我读书少一直不知道怎么发音,我们都常叫它“水葫芦”。这种小水鸟像极了小野鸭,时而闷下水里,时而从另一处水草中冒头出来。云桥君闲暇去金殿后山垂钓时经常在库区遇到这些全家出没的小天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黎贡山可是“摄鸟”大咖的兵家必争的要塞。
此地,多样的植被类型,相对便捷的食宿和交通成为中外观鸟客的热门线路。这条线路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记录到200种以上的鸟种,这里还是发现中国新记录鸟种的热点地区。
而位于高黎贡山的“百花岭村”,是南方丝绸之路永昌道通往腾冲的必经之地。也是云南现有最经典的观鸟目的地,更是中国最适于开展观鸟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已知分布有鸟类19目58科525种,占云南鸟类总数的54.8%,中国鸟类总数的37.5%。云南有28种雉科动物,高黎贡山上就有18种,占云南雉类的64.3%,为名副其实的“雉类乐园”。在国际观鸟目的地名录中具有较高声誉,特别是高黎贡山东坡的隆阳区百花岭村,被誉为“中国的五星级观鸟圣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瑞丽史上第一次“鹦鹉”雨,是一种叫“绯胸鹦鹉”的留鸟,分布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的广西、广东及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群岛。列入《华盛顿公约》SⅡ级保护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小心别被阵列式的“鹦鹉榴弹”击中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来到瑞丽就再驱车120来公里去盈江看看大犀鸟吧,孤陋寡闻的云桥君依稀只记得“动物世界”里看过,沉浸在赵老师的解说里幻想。
盈江出来经过:平原-太平-芒允-雪梨-洪崩河,转完N个S形弯,待你晕头转向时就到达传说中的"中国犀鸟谷"了。谷中栖息着体长119-128厘米的大型鸟类一“双角犀鸟”。它长着30厘米长的大嘴,头佩一块前缘翘起,中间微凹的角质顶冠,在我看来更是像极了“秦始皇”的冕旒,十分威风。双角犀鸟在中国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由于盈江地处云南最南端,山路曲折,交通不便,手机信号和GPS信号都不好,公路没有标识,对于第一次到盈江观鸟的鸟友,请个当地“鸟导”带路十分必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向这群摄影界的“濒危支系”致敬吧,正是他们把深山精灵的惊鸿一瞥记录下来传递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