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玉溪美丽家园

2017-08-25 11:00:01
来源:云南日报

玉溪主城区鸟瞰

  近年来,玉溪市以城乡规划为引领,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环境与人居环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着力打造幸福玉溪美丽家园,成功成为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抓规划 一张蓝图干到底

  8月,玉溪市组织编制的首套国内地级市层面城乡规划管理教材正式出版,并逐步分发到全市各县区、乡镇负责人及从事规划管理行业的基层干部队伍手中。

这套城乡规划管理系列教材共分5册,分别为《城乡规划基本原理》《城乡规划实施与管理》(含简本)《城乡规划重点领域》《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法规政策解读》。教材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旨在以政策和实务为导向,让基层干部了解规划、重视规划、执行规划,提高玉溪市城乡规划建设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实施以来,玉溪市一张蓝图干到底,有力促进了玉溪城市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

红塔区上牟溪村

  中心城区“一城四点”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玉溪市中心城区规划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2016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一城”即主城区,包含李棋街道、老城区、高新区南片区和高仓街道,是玉溪市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商贸中心,“四点”即北城、春和、大营街、研和4个片区。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基本实现规划目标。2016年全市人口237.5万,红塔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50万人,有较强的核心聚集效应,全市城镇化率达48.91%。

  玉蒙铁路开通运营,昆明至玉溪高铁通车,玉磨铁路启动建设,晋红、呈澄高速公路的建设及泛亚铁路的实施,使玉溪在区域职能上与全省核心昆明市实现更多“互动互补”,滇中城市群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及信息化产业实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初步形成,产业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产业联系得到加强。

  通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抚仙湖水质,稳步实施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规划,借势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打造哀牢山—红河谷精品旅游线,规范绿城地公园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交通路网体系,通过玉溪河防洪水系、聂耳文化广场、瀑布生态公园、保障性住房、城市综合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有效保障玉溪宜居生态环境。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玉溪市今年将启动编制《玉溪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49年)》。

  抓建设 重“面子”更重“里子”

  在玉溪中心城区红龙路地下管廊项目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宽11米,高4.2米,管廊共建设有4舱,分别为污水舱、综合舱、电力舱、燃气舱。建好后,给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种市政管线将集中到地下综合管廊中。管廊里还装有传感仪、摄像头、自动灭火器等装置,方便监测管理。在管廊检测系统建设中,引入智慧管廊综合管理运维平台,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全方位检测。

  玉溪市是云南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6年以来,玉溪市积极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16年底,全市已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9公里,圆满完成了省级下达任务,超额完成国家任务。2017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0公里,预计到年底将实现累计总开工地下综合管廊近50公里。

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解决城市反复开挖问题,技术人员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有效节约城市运行成本。

  按照《玉溪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玉溪市中心城区2016年至2030年计划建设管廊67条,舱型主要为2舱、3舱和4舱,分为干线综合管廊19条、支线综合管廊26条、缆线管廊22 条。

  2016年4月,玉溪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紧扣“水安全保障、水生态良好、水资源持续、水环境改善、水文化丰富、生态宜居、高原特色”的目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海绵玉溪。

  东风广场完成了海绵改造项目,铺设了陶瓷透水砖,设置了植草沟、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及雨水湿塘湿地,通过蓄、滞、渗、净、用、排的方式,实现90%的雨水径流控制率,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东风广场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及健身的好场所。

  玉溪市第二幼儿园主校区海绵改造项目已完成,为小朋友建设完成一座参与体验式的“海绵校园”和自然课堂,融入体验功能、启发功能、教育功能和展示功能。

  玉溪市老干部休养所海绵改造项目,在解决场地内涝,达到老城区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同时,完善小区功能,成为玉溪首个老龄宜居乐居、绿色生态的海绵示范小区。

  玉溪市将20.9平方公里试点区域的6个汇水分区,科学划分为4个PPP项目包, 4个海绵包总计290个子项目,总投资83.77亿元。试点区PPP项目包内已经建设完成15个项目,累计建成4.7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区;同时启动了试点区20.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管网调蓄等15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工作,2017年底将完成70%的建设任务。

  玉溪市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城市“双修”三项工作统一规划,实现了地上与地下建设统筹,城市“面子”工程和“里子”工程双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抓统筹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玉溪市重视城市建设更注重乡村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哀牢山下,红河谷边,美丽的戛洒小镇引客来。近年来,戛洒镇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市政道路、雨污管网、电力通讯线路入地、专业市场、环卫等设施建设,提升戛洒集镇综合承载能力,改善镇容镇貌。,改造后的戛洒集镇,大道两侧的房屋色彩缤纷,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新平县戛洒镇

  通过将旅游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与花腰傣文化、红色文化和大红山现代工业文化与集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戛洒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建制镇示范示点”“国家经济综合示范镇”等称号,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最浪漫栖居地”之首。今年8月,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通过建设部审查,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红塔区上牟溪冲村通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利用上牟溪冲溪水环绕、森林植被茂密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原始生态系统,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实施“海绵村庄”建设。完成透水巷道640平方米,建成古树游园1400平方米,完成道路绿化1.5公里、村庄绿化面积3300余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2.2公里,新建卫生公厕2座。同时,利用水源优势,结合村落水文走向,实施引水入村项目、建设山水牟溪工程,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新建的135套滇中民居,也与村庄绿化景观交相辉映。

  峨山彝族自治县富良棚乡塔冲村,通过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示范村建设,以党建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海绵乡村示范村、休闲农业示范村、生态文明村、绿色小康村、园林乡村、数字乡村、彝族特色旅游村和美丽宜居新农村“十村同建”,致富田园、绿色庭院、特色果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五园共创”,使穷山村大变样。现在的塔冲村,村前鲜花盛开,村里一栋栋新房成行成排,党员活动室、民族团结广场成为村民的好去处。

  近年来,玉溪市成功成为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建设生态宜居幸福魅力城市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一核一区、一带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一城四点、三水四山”的生态城市格局。

  “玉汝于诚,溪达四海”。玉溪,生命起源地、花灯之乡、聂耳故乡、高原水乡“一地三乡”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家园。

  记者:李银发(云南日报)

编辑: 王志谦
幸福玉溪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