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如幻的云南海峰湿地
海峰湿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峰湿地以兰石坡海子湿地为核心,由干海子、背海子、黑滩河四块湿地构成,它们像一块块蔚蓝的宝石,镶嵌在群山绿海之中,融山、水、林、石、洞、潭、草为一体,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湿地景观,有“云南小桂林”之誉,是户外运动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他们纷至沓来,陶醉在人烟稀少的纯净、宁静之中,称其为云南十大仙境之一。
这里湿地总面积达27846公顷,仅沼泽地和水体面积就有1005公顷,是目前省内海拔最低,纬度最低的湿地。这里有着肥美的水草、成群的候鸟,美丽的野花,戏水的野鸭,低吟的小鸟,让海峰湿地远离城市的喧嚣,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险峰、石林、溶洞、天坑和沼泽,有各种候鸟、留鸟49种。美景奇观有“鲤鱼塘”“犀牛塘”“大洞塘子”“毡帽箐塘子”“小牛塘”“月牙湖”“小石林”“女儿泉”“城门洞”等,“三山八洞一崖”是碧鸡山、通洞山、扎营山;蝙蝠洞、学府洞、老百洞、老鸿洞、老雄洞、老鬼洞、箕罩洞、倒洞和岩竹倒石崖,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每年8月,举办“万寿菊赏花会”和“湿地彝族火把节”等活动,使人兴趣陡增,其乐无穷。
以前,一位农妇在田里薅秧,一头白犀牛从水里钻出来,吃了农妇一棵秧苗,农妇怒,抡起扁担打了犀牛一下。因为扁担有些毛糙,遂扯下三根犀牛毛,粘在扁担上。犀牛潜水而去,农妇归家。第二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骑白马的陌生人,衣带蹁跹,宛若是御风而行,冰肌玉骨。欲饮马,马不饮,陌生人异之,染指一尝,乃咸水也。因马不嗅,故称“嗅水塘”,后人讹为“臭水塘”。陌生人径直来到农妇家,自称“下露人”,要重金购买农妇打过犀牛那根扁担。农妇暗想,就那么一根毛毛糙糙的粗陋扁担,值这么多钱吗?至少要用推刨把扁担推光滑一些,才好意思卖给人家嘛。于是就对“下露人”礼貌地哄骗说:“扁担被男人拿去挑东西了,要很晚才回来,你明天再来吧!”闻言,“下露人”便策马而去。第二天,“下露人”如期而至,农妇喜滋滋地拿出一根光滑的扁担递给“下露人”说:“这就是你要的扁担,送你了,不要钱!”“下露人”说:“我要那根粗糙的、粘着三根犀牛毛的扁担!”农妇说:“就是这根,只是我用推刨推平滑了!”“下露人”问:“刨花呢?我要刨花!”农妇诧异道:“你要刨花?不要扁担了!刨花我笼火时已烧了!”“下露人”脸色大变,惨叫一声说:“我不要扁担,也不要刨花,我其实是要那三根犀牛毛。没了三根犀牛毛,我就回不了天上,只能在人间了!”说完,瞬间乾坤挪移、时空变换、沧海桑田,海峰湿地诞生了。
“王母瑶池中有一汪仙泉,水光潋滟,一日心血来潮化身为白犀牛,下凡游玩,逍遥不羁,被农妇打了一扁担以惩之,失去三根毛,又化为‘下露人’不惜重金赎回自己的毛,不幸被农妇好心办坏事烧了,于是上不了天,落入凡间化为‘九十九山,九十九峰,九十九湖,九十九塘’的海峰湿地。如果三根犀牛毛变化的莲花盛开,那么人们就会看到‘百山百峰百湖百塘’的奇妙景观。我从小就在海峰湿地放牛,牛吃着草,我就下犀牛塘去摸鱼,常常摸得着大嘴鲢鱼,这种鱼长着牙齿,专吃小鱼小虾,是海峰湿地的土著鱼。
三十年前,我最后一次看到海峰湿地雨涝旱枯的景象。涝时,白浪滔天,水天一色,茫茫无边,白鹭飞翔;枯时,水落石出,白岩森严,小塘星罗,鱼虾簇聚。所谓莲花盛开能见“百山百峰百湖百塘”之说,大概就是水落石出之谓吧!
这个如梦如幻的传说故事,随着海峰湿地的氤氲之气弥漫开去,时而是轻盈的白鹭,时而是摇曳的蒹葭,时而是机警的游鱼。
孤峰屹立,苍翠欲滴,手脚并用,欲登顶览胜。灌木疯长比拟乔木,荆棘肥硕堪胜瓜藤,百草丰茂如同小树。怪石峥嵘同厉鬼,刀叉剑戟难攀扶,野果殷红似玛瑙,未曾伸手已无路,这阵势,哪敢登顶,也无法登顶,艰难曲折地上去了一小截,又小心翼翼地退了回来。只在山脚下玩味几尊被风雨磨蹭光滑的怪石。仔细一看,石上竟有水生动物的化石,尤其是海螺、扇贝化石最为清晰完整,盖因二者有硬壳之故。
座座孤峰在雨中静谧地傲然屹立,又互相倚持,无言对视,痛快淋漓。雨中的海峰湿地,洁身自好,无物染指,只有海环着山,山依着海,保持着亘古就有的姿势和关系,不为外物所惑。
人在峰顶,心在风中,脚在云上,俯瞰之间,一览海峰湿地全貌,山川如刺绣,村舍像积木,公路似麻线,反衬出再大的东西,不过草芥。
韩卫贤(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