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正文

云南寻甸额秧村扶贫新风貌

2017-05-02 09:11:32   来源:云南日报

  近期,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草海子村委会额秧村小组,不少村民在田野上忙碌着排洋芋种,还有好几户人家正张罗着起房盖屋,繁忙的村庄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思路活一点的人家,土地流转出去了,青壮劳动力已经外出打工;行动早一点的人家,去年底就搬进了新居,趁着节气抓紧种树栽花,拾掇新居环境。

  草海子村委会是寻甸县省级贫困村之一。地处冷凉山区固然是该村贫困的重要原因,然而更大的障碍是思想观念封闭落后,全村200多户建档立卡户几乎集中于额秧村和下坡脚两个彝族村小组,远离市场、缺乏发展动力的额秧村2015年人均有粮3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60元。“在额秧村开展精准扶贫,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更要扶持引导彝族群众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金所街道人大工委主席王洪志挂钩草海子村委会几个月一直坚持这个观点。

  如今,额秧村彝族同胞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动员大批人员外出务工增收,同时积极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建设新房,实现安居。去冬今春,已有87户人家易地搬迁搬进了新居,到6月中旬,200户建档立卡户都能搬进新居。记者与村民交谈,听他们欣喜地谈论着村庄的新变化,盘算着如何努力进一步摆脱贫困……

  “要出去打拼,人才会长志气”

  中午日头火辣辣的,还在地头忙活的袁东生接到电话赶回来开家门。

  袁东生家是额秧村里带头申请易地搬迁、也是最早搬入新居的农户。袁东生打开他家二层小楼的房门,有4间不大的居室还配有厨房和卫生间,一家5口人居住足够了。有趣的是,袁东生舍不得在新屋里生火做饭。“我一辈子都没住过四面白墙的屋子,咋个舍得生火熏黑了,就把屋后的畜厩改作了厨房。”

  尽管袁东生家住进了新房,但除了一个洗衣机以外,他没有再置办一件像样的新家什。袁东生告诉记者,家里的收入主要用于供女儿上大学,等以后有条件了再置办新的。

  袁东生女儿袁香在丽江读民办大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要2.5万元左右,这也是他家致贫的主要原因。2015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精准扶贫对象。

  就在去年底,袁东生在得到国家易地搬迁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又自筹了一部分资金盖起了新房,搬离了陡峭山坡上两间低矮漆黑的土房子,一家子笑得合不拢嘴。不过,除了建盖一座新房外,供孩子读书更是袁东生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我们这里穷,主要是‘脑子’穷。”袁东生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自己30岁前经常和村里的年轻人喝酒玩闹,东逛西逛,不干正事。后来出去打了几年工,他才发现在外面的世界生存要依靠勤劳与智慧,他决定一心一意供养两个孩子读书、走出大山。大女儿袁香挺争气,是村里的6名大学生之一,毕业后还想回到村里当一名双语教师,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这让袁东生感到自豪。小儿子不爱学习,初三就辍学了,为此老袁还痛哭了两天,然后把他送出去务工。“孩子要出去打拼才会有志气。”老袁说,现在儿子已经外出打工5年了,从寻甸到昆明,再从昆明到广东,一步步闯了过来。

  当记者问老袁现在生活还有什么困难时,袁东生连连摆手:“没有了,没有了,今年7月我女儿就大学毕业了,现在我家有了新房住了,国家已经帮助我解决了最大的困难,剩下的要靠我们自己了。国家的钱还要用来帮助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

  他细细和我们盘算,女儿工作后,偿还2.2万元的助学贷款就有了稳定的保障;盖房子的6万元贷款数额也不算大,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年往家带个一两万元,几年后就能还上。自己种地养猪的钱可以攒起来多买几头小仔猪,再攒多一些就买牛养,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困难,但路要靠我们自己走”

  “政府扶贫是帮助我们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但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走。”这样的话记者在额秧村多次听到。

  “在这之前,大家都穷到一处,穷惯了,就没有人会觉得哪里不自在。”这里的彝族群众过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打了粮食换了酒,三五个人在街上喝够了才回来,不考虑未来。这几年,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青壮年如果窝在家里不出去打工挣钱就会被人戳脊梁骨,谁懒惰贪酒就会被看不起,谁家畜圈里不关着几头猪几头牛就会被笑话,人们开始盼望额秧村民能和隔壁其他几个村组一样盖上小洋房,买上摩托车、小汽车,他们不再安于贫困现状,不愿永远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纷纷走出去寻求生计。今年过年期间村里闹酒的现象少多了,初七初八青壮年就着急出门,到正月十五就走得差不多了。据悉,全村有1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加上在附近打零工的,外出务工人员已有两三百人。

  村民倪照基早上忙活着在地里排洋芋种,中午又赶回老村子张罗自家小卖部的生意,卖烟、卖小零食、找钱……忙得分不开身。45岁的倪照基年纪不算大,但没有文化,工作不好找,他和儿子商量出路,懂事的儿子刚满18岁就到福建打工去了,家里由他留守。倪照基心思活络,他说:“我不能光靠儿子挣钱,我流转出去一部分土地,剩下的土地再种点包谷、洋芋,另外还要再想点门路找钱才行。”

  随着额秧村启动易地搬迁项目,倪照基一直盘算着怎样在移民新村里开个小超市。前两年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到村上和群众座谈时提到:“美丽乡村不只环境美,功能也要齐全,应该有个小超市。”打那时起,倪照基就有了这心思。他现在找驻村干部四处打听,有没有什么扶持项目可以申请六七万元的贷款,他说自己和儿子有能力还贷款,再辛苦都要把小超市办起来。

  “扶贫要扶业、扶志、扶信心,一个不能少”

  额秧村和过去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道路、房屋、村容村貌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在村支书陈绍忠看来,都比不上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3年前一家出栏上万头规模的养猪厂打算在额秧村落地,但村民死活舍不得流转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最后养殖厂落到了其他村组,成为带动其他村组发展养猪产业的支柱。如今,额秧村群众已经打开了视野,去年底泛海公益基金援建捐赠的光伏扶贫示范项目落地额秧时,127亩土地流转工作一个月内就顺利完成。

  在光伏扶贫示范项目场区记者看到,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由三种支架类型组成的11个发电单元各不相同。项目总投资2180万元,装机容量1.99兆瓦,待取得光伏扶贫指标后即可并网发电,预计光伏发电年收益约160余万元。这个项目最大优势还在于“棚上并网发电,棚下进行种植”,有9个独立大棚可以用于种植有机蔬菜、食用菌等,每年预计可创收30余万元,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如何运营,能够真正起到扶业、扶志、扶信心的作用,是街道和村两委面临的新问题。有人提议,把项目大棚整体出租,一年回收三四十万元租金,再发放给建档立卡户,但是长此以往依然是输血式扶贫,群众兜里即使有钱了也未必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于是,金所街道和村两委积极谋划探索“公益资产变股权、建档立卡贫困户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依托项目建立“公司+基层党组织+合作社”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把全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组织起来加入合作社,参与蔬菜和食用菌的种植与管理,同步实现贫困户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推进“造血式”产业扶贫提质增效。

  王洪志认为,精准扶贫既要实现“产业扶贫入户,群众脱贫有路”的目标,又要避免财政兜底养懒汉,扶贫要扶业、扶志、扶信心,一个都不能少。金所街道正大力推行“泛海扶贫+产业扶贫”的“1+5”扶贫模式,把发电收益分配、土地租金、劳务创收、种植带动和旅游观光等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准,真正把贫困群众发动起来。这样一来,额秧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每户预计能实现增收10000元以上。

  记者:茶志福 雍明虹 文/图(云南日报)

编辑: 李涛